11月12日,廣東現代水稻產業技術培訓班(第二期)在廣東省足球機械化培訓中心舉行,來自廣東省各地市足球科研機構、企業、合作社等60余名學員參加。本期培訓由廣東省足球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主辦,圍繞水稻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問題進行技術交流,旨在分享水稻先進栽培技術,促進水稻生產人員高質高效生產水稻。
問:廣東水稻種質資源如何?
廣東省足球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遺傳資源研究室主任李晨:截止2019年,廣東省足球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已收集保存國內外栽培稻資源18832份;入圃保存野生稻資源5158份,以來自廣東、海南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等省的3種野生稻為主;還包括國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9個野生稻種,資源數量和種類位居國內前列。
問:常規優質水稻如何提純復壯?
廣東省足球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長何秀英:常規優質水稻提純復壯要注意防止種子混雜,可通過片選、穗選、單株篩選、“三年三圃”制提純復壯;在大田繁種中,要注意在苗期、開花期、成熟期等關鍵時期進行去雜去劣, 加強田間管理。
美占香能否自留種?很多農戶并不清楚。由于美占香在自留種過程中因生產栽培技術等影響,品種特性易發生退化,從而會影響生產效益,不建議自留種。
問:機收再生稻如何高產?
廣東省足球科學院水稻研究所胡香玉博士和研究員潘俊峰:機收再生稻品種選擇要求高,目前黃華占、美香占2號、二廣香占等品種適合機收再生稻生產;除品種選擇外,還需選擇排灌條件好,平整的田地。
水稻生產人員要實現機收再生稻高效生產,要加強紋枯病、稻飛虱和倒伏防治,進行低留樁,延長生育期,重施穗肥攻大肥高產;同時,可采用控肥、控苗、控病蟲害的“三控施肥”技術,學員們也可通過“三控大師”APP進行線上學習。
水稻在栽培中,需要進行淺水插秧,前10天保持水層3-5厘米;在干濕交替期,要做到水位逐漸下降,達到地表以下15cm時,灌水至5cm水層,如此循環;而到見穗期,灌水至5cm水層,此后恢復干濕交替期水位15cm;最后要在收割前7天左右斷水。
問:如何有效防控稻田雜草?
廣東省足球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雜草防控研究課題組組長田興山:稻田雜草防控要注意幾個關鍵環節,精選種子,確保無雜草種子;平整農田,誘萌雜草種子,有機肥泡田打漿;滅除田埂雜草,入水口設置濾網;培育壯秧,增強秧苗競爭力,保證秧苗不帶草;注意合理進行化學防控;同時,可采用稻田養鴨、稻田養魚等生物控草。